2025年3月11日,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组织发起,相城人民医院党总支、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联合承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心脏健康基层行”活动第18站,在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胸痛救治单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以“党建引领,标准筑基”为主线,通过政策宣贯、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建与胸痛救治工作深度融合,为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相城区卫健委、各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党员代表共70余人参与活动。活动由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张建英主持。
01党建引领践初心 协同共建惠民生
活动在相城区卫健委副主任周方的致辞中正式启动。她深入阐述了胸痛救治体系的重要性,并强调应将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作为各医疗机构的一把手工程,以此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切实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和慢病管理最后一公里。周副主任进一步要求,各医疗机构必须强化责任担当,通过持续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加强基本功训练,从而有效提升急诊救治能力。
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党员、胸痛中心办公室主任管小玉指出,8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在院外,凸显基层防治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紧迫性。他呼吁全区医疗机构加强协同救治网络,推动基层救治单元从“有”向“优”转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效救治。管小玉主任分享了研究院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的成果,包括打造“四心工程”党建品牌和开展“心脏健康基层行”专项行动。他表示,党支部将继续联合各级党组织,将党的关怀与医疗服务扎根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相城人民医院副院长华怡以《党建引领聚合力,提质增效护健康》为题,分享了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实践经验。医院通过标准化建设引领、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以及精准化辐射带动,成功打造医联体主阵地,并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同时,牵头成立相城区胸痛专科联盟,共同织好、织牢区域胸痛患者救治“一张网”。华怡副院长强调,医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为健康相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02流程优化强根基 实战演练促提升
在技术赋能环节,相城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薛岚以真实病例为切入点,详细解析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接诊处理流程,并针对基层常见误区进行纠偏指导。她强调,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需兼顾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强化临床思维,确保诊疗科学规范。薛岚指出,危险因素评估应作为核心环节,优先排查致命性胸痛,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以争取最佳救治时机。她还分享了优化流程、多学科协作的经验,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了实用指导,助力提升区域胸痛救治能力。
胸痛中心核查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游斌权主任围绕胸痛救治单元验收标准,从制度建设、设备配置、数据填报等维度展开深度讲解。他强调,验收不是终点,而是持续质量改进的起点,医疗机构需以验收为契机,不断优化流程、提升能力。游主任指出,胸痛救治单元是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化建设对胸痛患者的及时诊断和减少救治延误至关重要。他呼吁各单元充分发挥“急救前哨”作用,强化资源配置、完善救治流程,并与上级医院紧密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转运,为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在最后的“验收实地演练”环节中,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模拟接诊胸痛患者场景,全程严格对标验收标准,从患者接诊、初步诊断到救治流程,逐一进行实战演练。九龙医院游斌权教授和胸痛中心办公室赵彭涛老师全程观摩并点评,重点指出演练中存在的胸痛指引标识不清晰、流程衔接不畅等问题,并提供了具体改进建议。他们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各胸痛救治单元需对照标准查漏补缺,进一步优化流程、强化培训,确保每个环节规范高效。
此次演练不仅为迎接一个月内的胸痛救治单元现场验收提供了宝贵实践机会,也为参训单位全面提升救治能力、以最佳状态迎接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场相城区元和街道、漕湖街道、北河泾街道、澄阳街道、黄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共同参与观摩学习。
此次活动不仅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苏州市相城区胸痛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下一步,“我为群众办实事,心脏健康基层行”活动将继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赋能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医疗机构和专家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的提升,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