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27日,第十四届胸痛中心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大会期间,“鲲仑· 问心”胸痛中心大模型正式发布,为智慧胸痛中心建设提供强大驱动力,标志着智慧胸痛中心建设进入AI深度赋能新阶段。
方唯一教授、高传玉教授、苏晞教授、徐亚伟教授、傅向华教授、陈纪言教授、张钲教授、李浪教授、魏庆民教授、杨丽霞教授、李保教授、余宏伟教授、陆士娟教授、石蓓教授、张金霞教授、许官学教授、张岩教授、蒋峻教授、丛洪良教授、贾绍斌教授、朱莉教授、马根山教授、关怀敏教授、杨靖教授、杨爽教授、潘宏伟教授等30余位胸痛中心专家出席指导。
苏晞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行业、跨专科专家的推动下,依托信息化发展,胸痛中心在借助信息化手段在急性胸痛患者全流程快速救治、高质量智慧化管理方面初步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智慧胸痛中心云平台基于胸痛中心数据抓取及质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快速采集、高效质控,为不同层级单位提供不同层级的应用方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00多家单位常态化应用,取得积极成效。
此次发布的“鲲仑·问心”大数据模型以AI人工智能为技术依托,聚焦于胸痛中心建设中数据管理,流程重塑、临床诊疗的痛点,打造出智慧胸痛中心云平台2.0版,将推动智慧胸痛中心建设迈向新的里程碑。
胸痛中心大模型核心功能:贴合实际需求,助力胸痛中心建设
如何将更新、更智能的技术、解决方案有效应用落地是我们现阶段关注的重点,鲲仑· 问心大数据模型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涵盖多项核心功能。比如:
心电AI诊断与远程会诊:AI初步识别心电图给出诊断建议,并能与上级医院建立互联互通,进一步提供基层网络医院救治能力。
AI数据采集和质控:AI大模型赋能的创新数据采集方案,包括语音录入,拍照识别等,语音及时记录关键采集信息,通过拍照或扫描批量获取采集信息,提高胸痛数据采集效率,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胸痛中心建设内容指导:通过AI大模型内置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提供24小时在线AI咨询专家,提供阶段性建设建议,保障胸痛中心高质量常态化运行。
普惠型智慧胸痛中心云平台已在数百家医院胸痛中心得到实际应用验证,显著提升胸痛中心建设效率。当前,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为智慧胸痛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推动力,促进模式转型。AI在胸痛中心的应用不仅限于数据管理,更可延伸至诊断、风险预警及治疗决策支持,以至贯穿胸痛救治的全流程,AI与医疗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智慧胸痛中心发展的重要方向。
此次“鲲仑·问心”胸痛中心大模型的成功发布,是智慧胸痛中心云平台的成功升级,是智慧胸痛中心深化建设的重要一步,标志着AI+医疗已渗透至胸痛中心建设的“数据治理-智能决策-区域联动”全链条。未来已来,拥抱智慧化,必将进一步改善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智能、更高效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