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 相关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
账号密码登录
密码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 相关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
快速登录
首页 >
《高级胸痛中心建设及验收标准》正式发布|第十四届胸痛中心大会
2025-05-08



第十四届胸痛中心大会于2025年4月25-27日在中国苏州成功举办,大会期间正式发布了《高级胸痛中心建设及验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其发布将指引构建胸痛危急重症关键救治体系,进而改善当前我国心脏危重症救治现状。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春生教授以及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张静教授在会期间为大家详细解读了《标准》核心内容、亮点与意义。



向定成:胸痛中心升级,建立胸痛危急重症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在大会开幕式《高级胸痛中心建设及验收标准》正式发布环节,向定成教授对《标准》做了详细解读。


当前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成果,胸痛中心建设数量和覆盖率大幅增加,形成了全国胸痛中心救治基本网络,极大提升了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率与救治效果,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从2011年的10.1%下降至2024年的3.3%。然而,全国范围内在心源性休克等危急重症救治仍有待规范化。


高级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价值则是在标准版胸痛中心建设基础上,建立胸痛危急重症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从而快速将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心脏骤停等胸痛危急重症患者快速转运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规范救治,以最大限度降低残余死亡率。


image.png


解读《标准》核心要点,高效推进高级胸痛中心建设


要点一:明确基本条件与资质,具备胸痛危急重症救治基本能力

在完善的组织架构与运行管理制度下,组建胸痛危急重症多学科救治团队。在专科救治条件方面,配备独立心脏重症监护室与循环支持设备等,具备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的介入或外科救治能力。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空中救护作为加分项,同时确保循环支持团队30分钟内响应及院外急救协作能力。


要点二:明确胸痛危急重症救治规范与流程

需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下的胸痛危急重症救治信息共享平台及快速响应机制,制定远程胸痛危急重症早期识别及快速鉴别诊断流程等,并进行培训教育,定期开展胸痛危急重症疾病救治规范及循环支持团队启动机制的培训,通过规范救治流程提升协作效率。


要点三:持续改进

以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为重点,设定时效性目标和效果指标,要求关键环节达标率合格或呈持续改进趋势,并通过数据监测与流程优化实现救治质量的动态提升。



王春生&张静:高级胸痛中心将拓展胸痛危急重症救治范围,提升救治能力




大会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春生教授以及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张静教授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对于《标准》发布做了个人分享。


王春生教授表示,高级胸痛中心是对胸痛中心工作的延续和完善,将拓展胸痛相关疾病救治范围,提升救治能力,补齐了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心脏骤停等胸痛危急重症救治方面的短板,既是顺应医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响应广大心脏危重症患者的健康所需。


张静教授认为,《标准》发布将有效推动全国高级胸痛中心建设,使胸痛危急重症患者诊疗更精准化,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多学科协作与救治能力,强化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于胸痛中心建设持续改进和质量提升也有很重要的帮助。



展望未来,点燃建设火种,共攀心血管疾病救治之巅



《标准》瞄准当前胸痛救治领域的痛点和难点,结合胸痛患者实际需求以及医院实际情况,为医院开展高级胸痛中心建设工作提供启示和指引,相信《标准》的发布,将在全国范围内点燃建设的火种,为成功攀登心血管疾病救治这座高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新的力量。


Copyright 2024-2026 AI I right reserved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苏ICP备16008393号-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