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 相关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
账号密码登录
密码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 相关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
快速登录
首页 >
葛均波院士分享“养心经”:每次熬夜,心脏都记得
2025-06-03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在接受媒体专访中,畅谈如何科学制定个性化的护心预防方案,并分享了他个人的体重管理“养心经”。


图片


年龄越大,并发症可能越多

近年来,心梗、猝死等心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隐形杀手’。”葛均波院士直言,心梗、猝死等疾病成因复杂,例如心源性猝死可能与遗传性心肌病、冠心病等疾病有关。“

“正常情况下,冠心病可能从45岁开始慢慢到60岁达到高峰,随着年龄越大,并发症可能越多,发病率越高,但现在年轻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正在透支心脏健康。”葛均波院士进一步解释说,熬夜、久坐、吸烟、过量摄入咖啡因——这些职场年轻人的日常正在伤害心脏,应警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人明知危害,却总说‘再熬一次没事’,其实心脏都记得。”

图片

葛均波院士特别提到“早搏”现象:过度劳累后心脏“咯噔一跳”,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别总靠‘感觉’硬扛,一个心电图检查就能揭开真相。”他呼吁年轻人打破侥幸心理,“健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个性化的预防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制定,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葛院士建议,保持规律的运动,避免过度营养,控制体重,远离烟酒,以拥有健康心脏。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后备军’。”今年是“体重管理年”,谈及体重管理,葛均波院士表示,超重不仅诱发糖尿病、高血压,更直接损伤血管,“肥胖像给心脏埋下了‘定时炸弹’”。然而,减脂护心并非遥不可及。“管住嘴、迈开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院士的自律哲学

作为“健康践行者”,葛均波院士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养心经”:“我每天会保持一个规律的运动。从大学开始我养成了一个不能熬夜的习惯,一般晚上10点前一定要睡觉,有时候晚上跟人家出去,到点我就眼睛睁不开了。”

他笑称自己“错过无数深夜聚会”“对‘学术’应该也不好,因为人家有好多人都是晚上查资料写文章,我晚上10点就睡着了”,但按时睡觉的好习惯换来了白天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脏。

图片

“其实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疾病,70%—80%的概率可以预防。”葛均波院士说,心血管疾病和饮食有着密切的联系,日常饮食要尽量少盐少油、多吃蔬果。“我觉得自律非常重要,不能吃太咸,也不能吃太饱,正所谓‘三分饥,七分寒’,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在葛均波院士看来,健康心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包括心功能的正常,还涉及上游疾病的预防和整体健康状况的维护。健康心脏应能让人在相应年龄段有尊严地生活,照顾好自己和家庭,参与社会活动。


医学指导: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

来源:央视网、健面谈
图片:上观


Copyright 2024-2026 AI I right reserved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苏ICP备16008393号-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