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演员张晋在《披荆斩棘2025》节目中自曝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4月17日,正在国外旅行的他突然心脏病发作,"感觉疼痛、呼吸困难、浑身都冒冷汗",用他的话说就是"感觉好像有一个深渊,我在往下掉"。当时妻子蔡少芬在10米外带着三个孩子,张晋强撑着没有倒下,心里想着"我不能死在这里"。
回到香港后,张晋立即接受了检查并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医生告诉他,当时他可能真的会死在那里。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让张晋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跟死亡很接近的感觉",也让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张晋的经历并非个例。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突然袭来,尤其是在旅行这种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更容易让人措手不及。
一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俗称"心梗",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如果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心梗的发生往往有一个过程:冠状动脉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完全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细胞因缺血而死亡。一旦心肌细胞死亡,就无法再生,这就是为什么心梗患者需要立即抢救的原因。
二
心梗发作时的典型表现
张晋描述的"疼痛、呼吸困难、浑身冒冷汗"正是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具体来说,心梗发作时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01
胸部症状
最常见的是胸骨后剧烈疼痛,患者常描述为"压迫感"、"紧缩感"或"撕裂感",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疼痛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休息也难以缓解。
02
放射痛
胸痛可能向左臂、左肩、下颌、背部、上腹部等部位放射,有些患者甚至出现牙痛,而胸部并不明显。
03
伴随症状
如张晋所经历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特别是冷汗)、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很多患者会有强烈的濒死感,感觉"要不行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梗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不典型症状,可能仅表现为胃部不适、背痛、极度疲劳或呼吸困难,这些"隐形心梗"往往更危险,因为容易被忽视。
三
心梗发作时的正确处理方式
张晋在发作时能够坚持到回国就医,这需要很大的意志力,但从医学角度来说,心梗发作时的正确处理应该是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01
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国内拨打120,在国外要提前了解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挽救的心肌就越多。
保持冷静并停止一切活动
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或平躺,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增加心脏负担。解开紧身的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1片。如果3-5分钟后症状没有缓解,可以再含服1片,但不要超过3片。
02
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不要试图自己开车或走路去医院,剧烈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不要喝水或进食任何东西,以防需要紧急手术时发生误吸。
不要寄希望于症状会自行缓解而拖延就医时间,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后的120分钟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四
哪些人需要格外警惕
心肌梗死虽然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但某些人群的风险更高,需要格外警惕。
高危人群包括
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
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在60岁前发生过心肌梗死或猝死,你的风险就会增加。
"三高"人群
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这三种疾病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梗风险。
长期吸烟者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显著增加心梗风险。
肥胖人群
特别是腹型肥胖者。过多的内脏脂肪会影响心脏功能并增加代谢负担。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的人
慢性压力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男性45岁后、女性55岁后(或绝经后)
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风险逐渐上升。
需要警惕的预警信号
1.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而且症状逐渐加重,这可能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加重。
2.夜间或清晨出现胸部不适,特别是伴有憋醒的情况,这种症状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3.运动耐量明显下降,以前能够轻松完成的活动现在感到吃力,这可能是心脏功能下降的表现。
4.不明原因的极度疲劳感,特别是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不典型症状。
5.心律不齐或心悸的频率增加,特别是伴有其他症状时。
五
心血管疾病的日常预防
张晋经历这次危机后说:"我就更加喜欢跟他们(家人们)在一起的时候,还好现在已经恢复了。"这提醒我们,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生活方式的改善
1.戒烟限酒
无论吸烟多久,戒烟都能立即开始降低心血管风险。过量饮酒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和高血压风险。
2.保持健康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和坚果,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添加糖的摄入。
3.规律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
4.控制体重
将BMI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正常成年人18.5-23.9kg/m²,65岁以上老年人20-26.9kg/m²),特别要注意减少腹部脂肪。
定期健康监测
1.定期体检
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高血压患者应该每天监测血压;血脂异常者应该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
2.关注心电图变化
40岁后建议每年做一次心电图检查,有症状时要及时检查。
必要时进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特别是有多个危险因素的人群。
心理健康管理
1.学会压力管理
通过运动、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2.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每晚保证7-8小时的优质睡眠。
3.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庭和睦、朋友支持对心理健康很重要。
药物预防
如果已经确诊冠心病或有高危险因素,要按医嘱规律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减药。
外出时要携带足够的药物,并了解通用名,以备在国外需要购买时使用。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